2007/06/03

傳統與科技的岔路口

壹、在科技的路口探望

上學期選課之後才聽得將有”遠距教學”這樣一門課要開,而且老師是在美國上課,乍聽之下很感興趣,但心裡想著上課要和”外國”老師對話,我講的英語老師懂嗎?老師講的我又能聽懂多少?不過因為尚未非常明確,還是得先選其它的課。
後來確定課開成了,而且老師是講國語的喔!這樣當然要退掉一門課來選,憑著一股殷殷期盼興奮的心情,還懇求論文指導教授犧牲能諄諄教誨我的機會(旁聽),讓我來選這門課,最後終於選上了(幸好競爭者不多,不必抽籤排隊)!

貳、走進科技大觀園

我就像剛要上一年級的小朋友一樣來到學校五樓科技室準備上第一堂課--老師長什麼樣子?要用視訊上課耶!要不要”落”一下英語?
上課第一節就碰到了小問題:帳號設定,還真是一個重要的小問題呢!其實大家都是很興奮的!
我-- 「今天第一次上遠距教學的課,真的是遠距, 遠從美國的遠距, 而且是即時的線上課程, 感覺很新鮮,這才是遠距教學嘛!」
雅琇--「最後,第一次上這門課有很新鮮的感覺,期待下次見面。另,muffin真的很好吃,在外騎自行車的時候很常吃,國內就比較少見了,藍莓muffin萬歲!!」
偉堯--「很慶幸這學期每堂課都是在心中期盼已久的課程,遠距的課程不但實務操作,且閱讀的資料也很豐富, 再者最重要的是....有個非常關心學生的老師。」
耀德--「不過發現有趣的現象是,遠距教學是個有趣的東西,同學們發言比一般課程踴躍許多,或許人數比一般課程人數稍微少一點,或許是老師更平易近人一點,也或許是同學在家中的位子上面對Webcam少了幾分羞澀,總之,互相討論、互相分享想法的感覺滿棒的。」

但也有緊張與戒慎的:

博忠--「這是我第一次利用遠距教學上課,心中有些許的緊張,因為電腦能力不是很好,到目前為止wiki網路功能尚未完成。之前聽過遠距教學,如今可以自己進行課程真得很好, 但是一看到老師的blog大都是英文,心中又是緊張起來,上課時看到同學在各地可以一同利用網路科技來交談,上課時雖然狀況很多, 我想下次一定會更好的。」
智元--「不過這只是第一堂課~ 上面的問題應該後來都會解決掉,接著就是去探索Wiki的功能 ,最大的癥結出在自己英文不好的問題。」
佩貞--今天上課情況,是老師用中文上課、讓我們看英文註記及文章,因為佩貞英文程度不好,也可藉此增加自己的英文能力^__^。」


總之,我們就開始了這麼一堂”白晝與黑夜的對話”的課了。
一、網路學園(WebCT):
網路學園早早就接觸了,而且系主任也早就讓我們使用這平台來授課,所以我們一點也不陌生,只是我們當時只是利用它來繳繳作業,也曾試著放些文字性的資料在上面來假裝開一門課……。其實對它還不是很了解,也沒有多餘的時間與機會更深一層去認識它。
二、部落格
早就耳聞Blog,也曾經架設Plog給班上同學試用,但說真的,沒有一個強制力,內容要增加可真不容易。部落格不僅是Web 2.0的一個代表產物,也是促使個人主義大鳴大放的推手。君不見「星光大道」的那些歌手們,每一個都有部落格,除了電視台及各種媒體大肆宣傳,哥手們那麼紅也是有部落格推波助瀾。這一次老師以部落格為課程主要媒介之ㄧ,也可以說是搭上流行風。
三、Wiki
知道Wiki也是這兩年的事,最著名的當然就是「維基百科」,雖然知道,但也沒有真正去使用過,只有查資料時常常會有維基百科的連結出現,自己的論文裡面也有參考這些資料,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去參與、使用,現在也透過這門課程接觸到這當紅的現代網路平台。
四、Google Group Mail
其實說穿了Gmail一樣是一個免費使用的WebMail服務,只是它多了一個群組發送與回覆的功能,這樣可以讓一群人同時對一封郵件做回覆,而這個回覆可以同時讓群組的使用者收到,並且呈現在同一封郵件裡,可以說是非即時的討論區。


這些課程中所使用的網路平台都是當下流行實用的網路技術,當然有必要來熟悉、學習使用。不過,好像有一個年輕世代也頗流行的工具沒接觸--Vlog,或許哪時候也可以玩看看。

参、接觸未來


一、Predictions for 2007
看過這篇文章,文中諸位學者針對今年的科技走勢提出看法,見解不一而足,整篇所提到的趨勢,不外乎智慧教學系統、遊戲、虛擬實境、多媒體環境、3G行動科技等技術的發展,以及Web 2.0 、Web 3.0 、個人化、客製化、自我管理的線上學習,和自由共享的概念,並且預見RSS feedBlog、Vlog、Wiki等個人為主的網路應用持續茁壯。

對於其中所提 Web 3.0 的概念感到有趣,並樂見其成長。
Web 3.0的主要概念就是個人自行管理系統及內容,個人在家中操控所有流程,家用電腦就是連結點。雖然仍在發展中,但若隨自由社群的持續努力,不久便能施行,個人的資料不再受類似「無名小站」的恣意擺佈。
關於
Web 3.0的資料,請參閱
http://blog.xuite.net/harris1020/assassin/10452216
http://nuweb.cc/tw/index.htm


二、Did you know?
看完這個短片,我並不會太驚訝,只是多知道了一些假設性的數據,那又怎麼樣呢?

沒錯!知識與科技都以等比級數的方式在成長,而且倍數成長的時間會越來越短,
"Information"已經成長到我們無法負荷的程度,那又怎樣?在資訊流裡,真正有用的、全新的知識訊息又有多少?兩年前所學到的知識,真的無法運用於現在或未來嗎?

教育的目的,當然不再只是教授一些基礎知識,如語言與數學,未來要著重的是學生的生活智慧與應用創造的能力,知識爆炸的時代,老師應該著重在教會學生資訊篩檢的能力,
以及趕上時代洪流的危機感,「不變應萬變」,當然前提是學生也要具備相當的基礎知識。

知識是堆疊出來的,絕對不是偶然迸生。科技也只是不斷進步或創新,但絕不可能與過去截然兩斷。

對於這部影片感到驚訝或震撼的有偉堯、佩貞,不以為然或還好的有耀德和我,雅琇和智元則是沒有表情的中立者,但不約而同的,都強調自學的重要。

三、OOPS

個人很欣賞這樣的想法與計畫,就如同開放原始碼社群與百元電腦、維基百科一樣,真正「世界地球村」的推動者,一群「天下為公」(好久沒有聽到了)的實踐家。
目前我也慢慢踏進這一個領域,不僅自己學校的網頁系統享受了開原碼的好處,學位論文也是朝著推動自由軟體的方向進行。

知識的分享,對人類整體而言是絕對有利。以發明來說,很多東西都是靈光一現的產物,
而靈光一現的觸動,常常是站在現有的基石上,如果知識沒有分享,靈光觸動的機會便會減少,整體來看,知識分享是人類永續經營的必經途徑。

除了開放課程的構想,「古騰堡計畫」也是可長可久的作為,個人也覺得,古騰堡計畫更容易達到知識分享的境界,因為電子文本更容易保存,傳遞也更快速,硬體限制較少。
古騰堡計畫的目標是:

1 為社會大眾製作及散布電子文本。
2 所有的人都能接受, 不受價格及取用性(硬體及軟體)的限制, 電子文本沒有任何標價。
3 立即可用的電子文本, 不需額外的調整, 可被人眼及電腦程式讀取, 甚至比紙本還受歡迎。
4 每年倍增電子文本。

就課程內容英譯中這一點,個人覺得這是有必要的,因為地球上的語言千千百百種,因著民族意識覺醒,要統一世界語言是不可能的事,雖說英語是國際可以流通的語言,
但絕大多數的人仍然是不精通的,翻譯成當地語言便有助內容更快速流通,能提供給更多人享用。現在最大的問題只是要再多些犧牲奉獻的推手吧了!

看了看那些課程,種類真是繁多,科學、藝術、建築,連射箭、擊劍都有,真是包山包海!其實,裡面的課程,可能是沒仔細看,對我沒太大的吸引力,除了不感興趣,會造成我不感興趣的原因有幾個:
1.太龐雜無章,分類不清;
2.當然也因為多半是空白未翻譯完成;
3.每個課程瀏覽連結有點混亂;
4.讓我想起面授的好處(自己摸索很孤單、眼睛看久了會酸、不懂無法及時問等)

嗯~~~
如果國內大學要運用這些課程,當然是再好不過了!可以與世界頂尖學府學術資訊同步,
但如果要學生自己上網摸索,教授可能顯得輕鬆,或可教授帶領簡單瀏覽、重點提示,不啻為吸收最新知識的好方法。

對於OOPS,大家是一致欣賞與贊同,都認為這是分享知識的創舉,也認為國內大學要運用這些內容是有助提升視野,而到底要不要翻譯成中文,沒有反對,但都提到翻譯品質良窳的問題。


四、OLPC
我是非常贊成OLPC這樣的計畫,這不僅是縮減數位落差的起步,更是知識革命的開始。
1.5Kg、彩色黑白雙模顯示器、無硬碟、3個USB、無線網路、P2P網路連線、手搖發電(已改為腳踏)......這樣的電腦只要3500台幣,連我都想要拿一台來玩哩!這對於落後國家的學童,不啻是一個認識世界的開端,但是當然也有反對的意見,百元電腦計畫 被批不切實際甚至中國也不甚歡迎,我對於批評的那篇文章中談到:百美元可以養活非洲村落一年,何必浪費?這讓我想起經濟地理課時所談到的一個例子:一公斤的牛肉需要5公斤玉米,這划算嗎?這絕非"是"與"非"的問題,百元電腦可能理想太高遠,但其所造成的影響,想起來頭皮都麻了!
不過那篇文章中倒也提到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維修。這確實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可能連買都買不起,怎麼有錢自費去維修?如何維修?
在演講中有談到教學方式的改變,這也是令人驚訝與擔憂的。驚訝的是:整個教學流程的改變、學生自學與同儕學習增加,擔憂的是:教師訓練不足與學生自律能力,不過這似乎也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整個的願景仍是令人動容的!

對於這樣的歷史創舉,一致讚許這樣的大愛,但國際上當然也會有反對的聲音,而我們也對其中一些細節感到疑惑,維修、灰色市場以及實用性的問題,是較難解決的。

五、世界是平的
可能是我的空間概念不怎麼好,還不能理解世界是"平"的這樣的概念,怎麼解釋好呢?

看完整個演講(我承認沒看完,因為有點難懂又龐雜),其實就只是在講"網路"改變了這個世界,
Tomas認為:網路把世界變"平"了。這個演講延續了 "教育的未來"的觀點,認為因為"世界地球村"持續成形,發展中國家是不可小覷的新興力量,我們的未來勢必增加了不少有活力的對手,
這也讓我想到兩個問題:
1.世界原本就是"斜"的,天平的兩端是不均的;
2.那~~還要不要用百元電腦去縮短數位落差呢?(自私的想法)

個人認為,網路是實現世界地球村的利器之ㄧ,確確實實把"距離"縮短了,但,原本存在的"山溝深壑"會逐漸夷平嗎?不會的!不會的!不會的!世界的斜率可能會稍平,但不可能會是平的!
"適者生存,物競天擇"仍是適用的,強者當然更強,弱者光靠強者扶傾根本無法昂首站起!
更何況若者本身體質就不好,有先天的缺陷,這就像大都會裡永遠都會有行乞者一樣。
可是強者不濟弱,不僅道義上過不去,(畢竟也是踩在弱者的血肉上興強的)可能也會因而被弱者拖累......

從網路的技術觀點來看,或許"世界是平的"應該改為"世界是立體的"以及"世界是點對點的"更為貼切。

六、Blended Learning
「混成學習」就是「結合面授與以電腦為平台的教學方式」。

Why BL?
1.
改善教學方法:
學生由傳統單向接收知識,轉變為學生自主搜尋吸收知識。
2.可及性及彈性增加:
可及性是指距離阻隔的因素因網路而改善;彈性是指上課的場域及方式有更多選擇。
3.投資效益增加:
是指企業公司可以減少許多成本,亦可達到員工進修目的。

BL Models
一、以導向為分類
1.學習活動導向混成:
混合面授與線上媒體,將專家知識帶進教室裡來。
2.課程融入導向混成:
也就是融入式教學,利用媒體補充課程知識。
3.專案導向混成:
結合面授與遠距,兩者並重。
4.機構導向混成:
由大型機構設計,有需求者向其購用。
二、一般分類
1.可及性混成(Enabling Blends):
便利取向
2.資源性混成(Enhancing Blends):
資訊融入教學
3.
轉換性混成(Transforming Blends):
學生為主的學習

BL可能的問題及挑戰
1.即時互動的角色(The Role of Live Interaction)
也就是由面授轉向線上非同步學習時,一般習慣於面授方式心態上的改變。
2.學習者的區辨與自律(Role of Learner Choice and Self-Regulation)
亦即區辨知識真偽,以及避免超越道德或法律的紅線。
3.支援與訓練模式(Models for Support and Traning)
包含教師訓練、學習者科技技巧訓練,以及改變組織氛圍。
4.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
數位落差所帶來學習的阻隔。
5.文化適應(Cultural Adaptation)
BL必須融入在地文化。
6.革新與創造的平衡(Balance Between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BL的發展必須兼顧經濟與實用。

BL未來方向
趨吉避凶--也就是盡其發揮優點,避免缺點的影響。


七、實況訪談

(一)Dr.Liu訪談摘要
1.學生通常花最多時間去適應哪些改變,或是是否仍有無法克服的問題(從學生的

角度來看)

  • 由單向接受到自主學習的改變。
  • 這種學習方式的改變,在台灣似乎要到升上大學以後才會逐漸發生,美國似乎也是如此,如果一下子要全然自主學習,學生的不適應是可預見的。

2. Cur Bonk的演講中提到完全線上學習者中比較多的是內向學習者,但是利用線上學習的方式因為非同步的溝通,教師對於課程的安排該如何掌控?在課程結束後,如何去評鑑這套課程適合所有的學生使用? 從哪些地方去評估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狀況?

  • 美國教師有教學自主權,通常是規條化的評鑑。課程的專業性及規劃或良窳端看教師自主。
  • 教師自主權是很重要的,因為每個教授到達這樣的地位後,自然會有個別的想法,而且言論自由的保護下,當然可以百家爭鳴,只是不止美國,國內對於課程評鑑,也只是流於形式評鑑,課程良窳其實不容易知曉,倒是可從學生的參與度可知ㄧ二。

3. 教師在製作數位內容之前,是否應對學習者實施前測?以了解學習者的先備知識。

  • 前測無法實施,對象混雜,但仍會局部看看學生的基礎能力程度。
  • 不僅線上課程無法實施前測,即便傳統課室課程實施上也有困難,這可是耗時耗力的大工程!所以,課程中師生回饋互動便相形重要。

4. 因為教師製作數位內容及適應線上課程需要花許多心力、時間,已經很辛苦了,倘若又遇到學習者的態度不積極,則您會如何輔導教師要如何調適呢?如何增加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習效能?

  • 學生學習動機依然是有差別,可用較有趣或是與生活連結的課程內容來提高,但參與度仍是有個別差異。較佳的課程設計方式,應是師生共同參與、回饋互動慢慢產生。
  • 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勉強不來的,影響的因素也很多,不單是教師或課程設計的問題。
BL的一大部分是非同步教學,5. Face to FaceNet Meeting的比重多少較合適?
6. Face to Face
Net Meeting的主要用途應該是什麼?
  • Face to FaceNet Meeting的主要用途著重在互動與腦力激盪上。

7. 在美國,像休士頓大學專門開發這樣的培訓課程,是如同師範學院的教育學程,還是說這只是單獨一州,甚至是學校本身進行的一項試探性教學模式?

  • 每個學校都有教學資源中心,提供教學設計等相關服務,規模或名稱稍有差異。

8.有多少的學校也開始研發遠距教學師資培訓?
9.
美國對於這樣混合式教學的評估與州政府政策有何關聯?

  • 州政府鼓勵設置,經費由使用者付費。
  • 不僅是政府要鼓勵,也要做全性的規劃與領導,不然各自鳴放,屆時又有規格相容等外在的問題。使用者付費是應當,但也不宜使高規費退卻使用者。

Dr. Liu 遠距教學教師培訓工作經驗談 --議題
10.
如何評估哪些大學適用哪種線上或多媒體數位課程?

  • 教師自行決定,行政上可獲得學校支持。
  • 當然必須教師自行決定,因為這又回到教師相關能力與訓練的問題,當然不能強制所有教師將課程上線。

11.不同地區在使用線上或多媒體數位課程上的課程設計上有何差異?考量的因素為何?

  • 場地為最重要影響因素。大班級教學因場地限制,可考慮線上教學模式。
  • 線上課程最大的考量是距離,像美國這麼廣大的幅原,線上課程的發展似乎也沒那麼如火如荼,反倒是台灣小幅原似乎積極的投入,未來發展如何,值得觀察。

12. Dr. liu提到要讓一堂課的線上課程完整發展也不是那個容易,要發展至少要三個時期才能完善,不知道是不是我耳背,聽到的似乎是三個「時期」,如果是的話,想請問是哪三個時期?

  • 所謂三個時期,並非時間序列,是指「發展→改善→維護」的過程。發展期是將課程轉化為線上課程;改善期則是依據師生互動過程加以改善課程;維護期的課程漸趨完善,稍加維護便可。

13. 另外由於Dr. Liu提到了所謂線上教學必須透過線上的工具來進行分組,而不像傳統面對面式的工作指派,我想討論的是,那像我們現在作業常常需要分組,由於地域性的原 因,讓我們還可以面對面討論,這樣是不是還沒完全發揮Fully On Line的精神呢?那所以像作業指派的部份,是不是有更有趣的分派方式或是合作方式呢?

  • 分組方式多樣,可由電腦分派或學生自行分組;合作互動方式不必拘泥,因地制宜。
  • 分組方式理當多樣,不僅要看學生群的來源,也要考量國土民情。

14. 想較深入得知傳統面授轉形數位課程時,其教學設計相關的過程。
15.
而在此執行規劃製作階段,有哪些部份需特別注意
16.
可請您由您相關的工作經驗中,闡述比較傳統與數位課程在教學上的差異點嗎?
17.
資訊融入課程是否等同數位學習?
18.
在轉化這些教材時,會考量到哪些方面?

19.如何轉化或修改現有的教材,以符合教學現場的進行

  • 線上課程最忌一股腦兒將未轉化的課程上線,以及教師拘泥舊有教學方式,但即便活潑的課程呈現方式不盡然就是好課程,重點在於師生互動過程。
  • 課程轉化上線是很重要的,但這也回歸到教師能力的基本問題。

20、若學校想對一門課程實施blend learning,應該如何進行,組成一個小組?小組成員要有什麼專長?工作如何分配?

  • 成員須有教育理念、課程背景與基礎科技能力,美國大學校多由研究生協助。
  • 真好!有研究生可以協助,若是國內,自己打拼比較重要喔!

21、我所服務的學校是職業學校,教導實作方面的技術,如要使用數位化的教學應如何將實作的過程教導該學生?且讓學生有如同實際操作的感覺呢?

  • 大部分操作課程無法取代,但也可以影片等方成呈現過程,可先做心像練習,虛擬化的操作課程也慢慢發展中。
  • 虛擬化操作是必要積極發展,就像飛行員第一次上機,總不能真的給他升空吧!許多危險的操作當然不能強調真實感覺。

(二)Jennie Chung訪談感想

綜合Jennie所接觸過的非傳統課程模式,有幾個共通點:

課程方面:內容大綱一定都會呈現在網上、若提供課程重點更能節省筆記時間、仍有Face to Face的時間。

學習方面:線上課程可以節省距離時間、學習速度需自行調整、閱讀量更多,學習不見得比傳統教學輕鬆(~~~深表同意!~~~)

有趣的發現:

DVD授課模式:這倒有不少好處,我們也能感同身受──「重複性」與「安全性」。

Personal Website方式:這可有不少風險,不但老師要有能力,也要有設備,但是能夠自行管理未必不好,而且對老師可能也相對輕鬆,因為這個網站可能是「萬年網站」,老師就不用花太多時間再去建設,但反過來想,或許這樣的網站專業性比較充足。

不清之處:

其實整個訪談內容,都看不出課程進行的方式。Fully OnlineVideoVideo Conference以及Personal Website等上課方式,其Face to Face的時間到底多” ”

上週上課老師有針對大家的疑問解答,Jennie Chung是因為個性,比較喜歡線上課程,自行閱讀做功課,不必有太多的社交,這當然因人而異。教師的Personal Website,倒是也有一個頗為贊同的想法,套裝的網頁架構會框住創意,自行設計則可多采多姿,但當然牽涉到教師的能力問題。

肆、科技與傳統的掙扎

現在,傳統與科技產生了些許互斥。
從教與育的角度來看,傳統方式與科技方式互有優缺,我們是很難斷言孰優孰劣的,
傳統有傳統的優勢,科技也有不容小覷的好處,優劣簡單整理如下:(自行整理)


在網路科技中,唯一可以面對面即時互動的就是透過WebCam,而且其內容透過錄製仍可以重複播放使用,只是技術上仍需加強。

伍、該往何處去

儘管科技不斷進步,也儘量迎合人性需求,但目前仍是有部分的人習慣於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差異是那份面對面時無法取代的感覺,可是時代演進,人們休息、工作時間也大不相同,教學上使用科技或全然以科技取代傳統方式,是勢在必行的,但究竟要怎樣進行呢?Blending Learning是也!

Blending Learning就是混合式的教學法,在不久的將來,科技要完全取代傳統方式,仍是有困難的,尤其是真實操作經驗的部份,根本無法真實模擬,最終,部分混合、漸進取代是最佳的方式。而其可以預見的最大困難,應該是課程轉化以及教師的相關能力訓練,其餘科技配合、學生適應不是太大的問題。

陸、一路走來

修習這門課程,老實說,我還沒能習慣,而我自認最大的障礙在於使用媒介太多樣。
我並不是不喜歡這些上課方式,可以節省我不少舟車往返的勞累與油錢,我還蠻能接受且樂於接受,科技接受度很高的,沒能習慣,主要是因為沒有一項可稱得上熟悉的媒介工具,加上週週要寫作業、看資料,還要常常去意見回覆(自己做得很差),眼睛是真的變酸了(科技後遺症,應預防!)。

在這岔路口上,爾後走往科技之路的人會摩肩擦踵,排山倒海而來,年輕人理當如此,而走往傳統之路的人,除非專業人員或是老人家,但也不至於讓整條路沒入荒煙漫草之中!可安慰的是,儘管殊途,但最後都同歸於知識得到傳承。

2007/05/30

Jennie Chung訪談感想

綜合Jennie所接觸過的非傳統課程模式,有幾個共通點:

課程方面:內容大綱一定都會呈現在網上、若提供課程重點更能節省筆記時間、仍有Face to Face的時間。

學習方面:線上課程可以節省距離時間、學習速度需自行調整、閱讀量更多,學習不見得比傳統教學輕鬆(~~~深表同意!~~~)

有趣的發現:

DVD授課模式:這倒有不少好處,我們也能感同身受──「重複性」與「安全性」。

Personal Website方式:這可有不少風險,不但老師要有能力,也要有設備,但是能夠自行管理未必不好,而且對老師可能也相對輕鬆,因為這個網站可能是「萬年網站」,老師就不用花太多時間再去建設,但反過來想,或許這樣的網站專業性比較充足。

不清之處:

其實整個訪談內容,都看不出課程進行的方式。Fully OnlineVideoVideo Conference以及Personal Website等上課方式,其Face to Face的時間到底多

2007/05/27

期末作業大綱

傳統與科技的叉路口

一、在科技的路口探望

二、走進科技大觀園

三、科技與傳統的掙扎

四、該往何處去

五、一路走來

2007/05/26

Dr. Liu 訪談摘要

1.學生通常花最多時間去適應哪些改變,或是是否仍有無法克服的問題(從學生的

角度來看)

  • 由單向接受到自主學習的改變。
  • 這種學習方式的改變,在台灣似乎要到升上大學以後才會逐漸發生,美國似乎也是如此,如果一下子要全然自主學習,學生的不適應是可預見的。


2. Cur Bonk
的演講中提到完全線上學習者中比較多的是內向學習者,但是利用線上學習的方式因為非同步的溝通,教師對於課程的安排該如何掌控?在課程結束後,如何去評鑑這套課程適合所有的學生使用? 從哪些地方去評估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狀況?

  • 美國教師有教學自主權,通常是規條化的評鑑。課程的專業性及規劃或良窳端看教師自主。
  • 教師自主權是很重要的,因為每個教授到達這樣的地位後,自然會有個別的想法,而且言論自由的保護下,當然可以百家爭鳴,只是不止美國,國內對於課程評鑑,也只是流於形式評鑑,課程良窳其實不容易知曉,倒是可從學生的參與度可知ㄧ二。


3.
教師在製作數位內容之前,是否應對學習者實施前測?以了解學習者的先備知識。

  • 前測無法實施,對象混雜,但仍會局部看看學生的基礎能力程度。
  • 不僅線上課程無法實施前測,即便傳統課室課程實施上也有困難,這可是耗時耗力的大工程!所以,課程中師生回饋互動便相形重要。


4.
因為教師製作數位內容及適應線上課程需要花許多心力、時間,已經很辛苦了,倘若又遇到學習者的態度不積極,則您會如何輔導教師要如何調適呢?如何增加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習效能?

  • 學生學習動機依然是有差別,可用較有趣或是與生活連結的課程內容來提高,但參與度仍是有個別差異。較佳的課程設計方式,應是師生共同參與、回饋互動慢慢產生。
  • 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勉強不來的,影響的因素也很多,不單是教師或課程設計的問題。


BL的一大部分是非同步教學,5. Face to FaceNet Meeting的比重多少較合適?
6. Face to Face
Net Meeting的主要用途應該是什麼?

  • Face to FaceNet Meeting的主要用途著重在互動與腦力激盪上。

7. 在美國,像休士頓大學專門開發這樣的培訓課程,是如同師範學院的教育學程,還是說這只是單獨一州,甚至是學校本身進行的一項試探性教學模式?

  • 每個學校都有教學資源中心,提供教學設計等相關服務,規模或名稱稍有差異。


8.
有多少的學校也開始研發遠距教學師資培訓?
9.
美國對於這樣混合式教學的評估與州政府政策有何關聯?

  • 州政府鼓勵設置,經費由使用者付費。
  • 不僅是政府要鼓勵,也要做全性的規劃與領導,不然各自鳴放,屆時又有規格相容等外在的問題。使用者付費是應當,但也不宜使高規費退卻使用者。

Dr. Liu 遠距教學教師培訓工作經驗談 --議題
10.
如何評估哪些大學適用哪種線上或多媒體數位課程?

  • 教師自行決定,行政上可獲得學校支持。
  • 當然必須教師自行決定,因為這又回到教師相關能力與訓練的問題,當然不能強制所有教師將課程上線。


11.
不同地區在使用線上或多媒體數位課程上的課程設計上有何差異?考量的因素為何?

  • 場地為最重要影響因素。大班級教學因場地限制,可考慮線上教學模式。
  • 線上課程最大的考量是距離,像美國這麼廣大的幅原,線上課程的發展似乎也沒那麼如火如荼,反倒是台灣小幅原似乎積極的投入,未來發展如何,值得觀察。

12. Dr. liu提到要讓一堂課的線上課程完整發展也不是那個容易,要發展至少要三個時期才能完善,不知道是不是我耳背,聽到的似乎是三個「時期」,如果是的話,想請問是哪三個時期?

  • 所謂三個時期,並非時間序列,是指「發展→改善→維護」的過程。發展期是將課程轉化為線上課程;改善期則是依據師生互動過程加以改善課程;維護期的課程漸趨完善,稍加維護便可。


13.
另外由於Dr. Liu提到了所謂線上教學必須透過線上的工具來進行分組,而不像傳統面對面式的工作指派,我想討論的是,那像我們現在作業常常需要分組,由於地域性的原 因,讓我們還可以面對面討論,這樣是不是還沒完全發揮Fully On Line的精神呢?那所以像作業指派的部份,是不是有更有趣的分派方式或是合作方式呢?

  • 分組方式多樣,可由電腦分派或學生自行分組;合作互動方式不必拘泥,因地制宜。
  • 分組方式理當多樣,不僅要看學生群的來源,也要考量國土民情。


14.
想較深入得知傳統面授轉形數位課程時,其教學設計相關的過程。
15.
而在此執行規劃製作階段,有哪些部份需特別注意
16.
可請您由您相關的工作經驗中,闡述比較傳統與數位課程在教學上的差異點嗎?
17.
資訊融入課程是否等同數位學習?
18.
在轉化這些教材時,會考量到哪些方面?

19.如何轉化或修改現有的教材,以符合教學現場的進行

  • 線上課程最忌一股腦兒將未轉化的課程上線,以及教師拘泥舊有教學方式,但即便活潑的課程呈現方式不盡然就是好課程,重點在於師生互動過程。
  • 課程轉化上線是很重要的,但這也回歸到教師能力的基本問題。


20
、若學校想對一門課程實施blend learning,應該如何進行,組成一個小組?小組成員要有什麼專長?工作如何分配?

  • 成員須有教育理念、課程背景與基礎科技能力,美國大學校多由研究生協助。
  • 真好!有研究生可以協助,若是國內,自己打拼比較重要喔!


21
、我所服務的學校是職業學校,教導實作方面的技術,如要使用數位化的教學應如何將實作的過程教導該學生?且讓學生有如同實際操作的感覺呢?

  • 大部分操作課程無法取代,但也可以影片等方成呈現過程,可先做心像練習,虛擬化的操作課程也慢慢發展中。
  • 虛擬化操作是必要積極發展,就像飛行員第一次上機,總不能真的給他升空吧!許多危險的操作當然不能強調真實感覺。


Final
suggestionOpen your mind and keep on going.

2007/05/20

5月17日上課感想

這兩週的主要作業就是看Chapter 1 of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
這可難倒大家囉!
不僅僅是因為英文底子不好,
也是太多專有名詞,
另一個外加因素就是--課到期末作業多!
修的課全部到要呈繳作業囉!!!

上起課來有點心虛啦~~~
似乎沒有一項作業做得好的!

上課到現在,我也漸漸浮現線上課程的使用者一定會遇到的考驗:
教學平台的易用性,以及持續性(新鮮感)的考驗。
我自己是一直覺得教學平台太多個了,
加上有些年紀了,科技易用感較低;
新鮮感是一定會逐漸下降,
就像小朋友的新玩具一樣,
尤其科技易用性可能會導致新鮮感快速下降,
這可是線上課程發展必須面對的第一個關鍵問題!

科技始終來自人心,
可是人心卻是變幻莫測!

2007/05/16

Dr. Liu 遠距教學教師培訓工作經驗談--心得

Dr. Liu在訪談裡面所談到的相關問題,
也普遍是台灣所會遇到的問題(雖然我們起步較晚)。

就從我自己在教學現場的觀點,
來看看小學要運用線上教學的問題,
茲從行政、教師、學生、家長四方面來看。

行政方面,最須克服的是執行的魄力,
因為,可預期會遇到來自教師相當大的阻力;
另一迫切的工作就是提供一個穩定的系統。

教師方面,最難克服的就是使用意願,
除了可能技術不足外,
最大的問題會是製作時間與成本。

學生方面與家長方面,
共同的問題應該只有一個--Money,
家中是否有經費可以安置相關設備?

在我所處這種偏鄉小校,
以上都是問題,
行政不敢做、也沒有經費建置系統,
老師沒技術也沒意願,會反彈,
家長買不起電腦設備,
只有學生沒意見,老師教,學生當然就學,
只是學習意願能否持續也是待觀察的重點。

目前能做的,只運用到資訊融入課程的地步,
就連大學實施都有困難了,
小學真要實施線上課程,當然還有一段漫漫長路。

5/3與5/10上課心得

前兩週的上課方式,
是以學生為主導的學習方式,
等於是由學生們來共同建構學習內容。

建構式學習固然是最符合高等教育的學習方式,
但是我自己也產生了一個最為眾人爭議的問題:
建構出來的內容是正確的嗎?

研究所的研究過程中,
很重要的一部份就是文獻探討,
在自己的研究領域裡,
我也發現了其他國內文獻雷同中又有差異的現象,
尤其最近要趕自己的資料分析,
看了幾篇論文寫法不盡相同,甚至有錯誤之處,
現在我還是不清楚要怎麼呈現我的資料分析!
那由我所建構出來的呈現方式會是對的嗎?

前兩次的線上討論是以觀念探討為主,
沒有是非對錯,
也有百家爭鳴、各抒己見的必然現象,
但像我也只是依據自己的經驗或想法去鳴放,
沒有更明確的依據,我也不知道對不對!

這應該是現在學生們在網路資訊洪流裡,
最需克服的共同問題吧!?